个人学校是国际学校教育新模式?家长如何选择?

最近上海几所A-Level实力派学校创立了“个人学校”模式,2025年可以称之为个人学校元年。

事实上,这个词并不新鲜,“个人学校”这一词最早可追溯到2009年美国纽约一项个性化教学实验,这场名 为“School of One”的实验以个性化的教学为目标,以先进的学习算法为核心,以开放的课堂为形式。

“传统课堂相当缺乏弹性,教师可能在教,学生却不一定在学”。

SO1创始人乔尔·罗斯(Joel Rose)由此开始构想一种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经验的计划。通过引入数字技术对准三项核心活动--识别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识别满足需求的独特资源、设计个性化教学日程,从而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指导。

个人学校是国际学校教育新模式?家长如何选择? - 第1张

“个人学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独立学校”

个人学校是国际学校教育新模式?家长如何选择? - 第2张

“个人学校”以 “学生个体”为核心的教育设计理念,以个性化教学为目标,“一人一课表”。
个性化教学有三重含义个别化教学、差别化教学和个人化教学

个别化教学模式下,尽管所有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一致的,但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其学习需求确定自己的进度。
差别化教学是在同样的学习目标下,因根据学生学习习惯和喜好制定出最有利于同类学习者的教学途径并采取不同的方法实施教学。

个人学校是国际学校教育新模式?家长如何选择? - 第3张

以 存志国际课程班 “A-Level个人学校”为例:
对于整个教学团队而言,基于学生之前的成绩,按个人能力定档,根据档案,学生被指派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学习--或大或小的小组教学、同辈指导、个别指导、异步教学、独立学习。

而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充分运用教学团队所带来的集学科知识、竞赛指导、牛津帝国理工入学考试、科研论文、雅思培训等教学资源,按照个人优势和爱好进行学习。

个人学校是国际学校教育新模式?家长如何选择? - 第4张

在3-8人的小班下,教学模式以个体而非群体为基础,适应学生个人需要的程度随所采用的特殊方法而变化,教学更加灵活性,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这种模式区别于传统统一授课进度,学生可自主选择优势学科的进阶内容、薄弱学科的补强模块,甚至跨年级选修课程。

对于“个人学校”家长的担忧

要知道任何学习模式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在与众多家长的沟通中,我们清楚地明白家长对于“小班模式”下学生社交能力是否会削弱学生社交能力表示担忧。
对此,统一解读一下存志国际课程班“A-Level个人学校”对于这一担忧的优化教学
国际课程班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下,除系统课程外的其他课程设置开放课堂增加同学与同学、老师与同学之间的社交互动,如每周固定时间的Englishworkshop、音乐课、体育课等课程按照大班教学,保证小型交流沟通社群。

个人学校是国际学校教育新模式?家长如何选择? - 第5张

这样的学习社群环境,也能保证在集体社交前提下,实现个性化学习。

“个人学校”本质其实是一种强调“学习主权”回归学生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从 “被动接受课程,转变为 “主动参与学习设计”。

个人学校是国际学校教育新模式?家长如何选择? - 第6张

选择国际教育的各位家长,无论是传统国际教育还是个人学校,其核心都是希望孩子摆脱应试压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全球视野与全面素养,因此,无论是作何选择,最终都不能忘记的核心思想:以技术为工具,让教育回归“人的需求”。